愿大家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年

上周五纽约商业交易所黄金期货价格上涨1.3%,收于每盎司1751.40美元。

考虑到四季度经济复苏的延续,明年经济增速有望小幅回升,达到8%-8.5%。对此,张立群认为,这可能反映了市场信心还不够稳定,经济回升的力量偏弱。

愿大家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年

2013年不仅是中国宏观经济完成由复苏向繁荣的周期形态转换的关键期,也是中国迈向新结构、超越新常态的关键年。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1.4%,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延续了10月的回升走势,且增幅有所加大,继续成为拉动制造业经济总体回升的动力。东中部地区经济形势转好,有利于带动宏观经济回升。不仅如此,目前行业回升态势正在形成。专家认为,中国经济逐季回落的态势已在四季度扭转,全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7.6%-7.8%的水平。

另外,购进价格指数急剧下滑,由上月54.3%降至50.1%,也应引起密切关注。从11个分项指数来看,只有购进价格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下降,其余指数均不同程度上升。因为有这种压力,所以他们做事情的话,反而也是更仔细或者更慎重。

当时我们听到一个中国的企业到美国来投资3000万美金,简直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同时,中国民营企业开始更具战略性地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的最优配置。他们实际上提到最大的原因就是,通过去当地实地考察,通过跟当地的供应商、同行接触,他们发现在南卡生产某些门类的纺织品成本比在中国便宜很多。林新伟还提醒说,美国的用工制度、环保标准等要求比中国严格,中国民企走出去必须做好功课。

作为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政府亚洲代表处的首席代表,林新伟接触了大量的中国民营企业,并向它们介绍投资美国的机会。现在我们在谈的项目,其中4个是2亿美金以上的项目。

愿大家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年

但是我们今年一年很有可能做到超过7亿美金,就是今年一年的话。林新伟:实际上我是1999年做海尔项目,当时海尔在南卡投资3000万美金,一期。提起最近接洽的一个项目,林新伟大呼难以置信。林新伟:不单你肯定不信,我自己都不相信,是一个纺织项目,两亿一千多万美金投资,大概500多就业机会。

林新伟:几乎所有的中国公司他们都知道美国的体制跟中国是非常不一样,所谓体制不单是政治体制,包括它的经济体制、它的法律制度。不少企业在亲身考察以后,发现在美国生产,无论从技术获得、综合成本、市场认同方面,都更具优势。我最开始去接触的时候,我是带着怀疑的态度去的。因为他们知道,在美国这方面的话你还是需要所有的这些前期工作,包括尽职调查,要做好才行。

林新伟介绍,以前他一年接触到的中国项目是6到8个,而今年有时一个月就有4到6个中国企业前往南卡考察,而且投资的规模也开始增大。林新伟告诉记者,原本属于中国优势产业的纺织企业开始投资美国,主要原因是原材料、电费甚至土地等成本低于国内。

愿大家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年

所以他们的产品,有一点要强调是,大部分可能是运回中国。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政府亚洲代表处首席代表 林新伟:我们(南卡)现在是中国制造业在美国投资应该是项目最多或者总额最多的一个州,即使这样也才是4亿(美元),准确地说是三亿九千多万美金。

据他观察,今年中国企业投资美国的势头十分强劲。中国企业,尤其是民企投资美国正在加速何谓顾问,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议事机构,只是起到咨询和参谋的作用,也像古代官员的私人幕僚一样,其本身并没有行政职能和地位。所谓议事机构,也就是讨论,开会,做协调工作,没有行政权。而国家能源局有时候甚至大多数时候就是承担不了目前中国这样一个相当复杂和难以搞定的能源局面。其实,国家能源委并不是突然就有的一个机构,它的前身就是国家能源领导小组。

我们应该搞清楚,美国的这种总统顾问委员会强调的是顾问的性质。如果横向对比一下,这种中国特色的机构有点类似于美国的总统国家能源顾问委员会,但又完全不是一回事。

而在我国,如果国家能源委员会的那些组成人员真的个个都有能源实权(而且事实上也的确如此),那就不是什么顾问和议事的性质了,那就真成了一个能源小内阁了。总统可以从全国聘请能源领域的专家学者,来作为幕僚,咨询有关能源大政,可实际上的能源行政部门依然是没有过多分散其职能的美国能源部。

众所周知,目前中国的能源主管部门主要是国家发改委和其他管理一部分能源职能的部委,还有一个国家能源委员会和另一个很尴尬的机构:国家能源局。当然,如果中国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能源小内阁当然是好事。

而国家能源局是一个副部级单位,属于部委(国家发改委)管辖的局。这样就不存在什么议事和协调的说法了,也不会成为一个四不像。在中国这样一个非理性地讲究行政级别的体制之下,国家能源局从属于部委的角色,当然对关乎国计民生的能源大事无能为力。其次,再次恢复当年的中央政府组成部门能源部。

在中国政府网上,对作为国家能源委有这样一句非常简单的介绍:国家能源委员会,具体工作由国家能源局承担。国家能源委员会成立于较近的2010年,主任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可见这个委员会的规格之高。

类似于国家能源领导小组这样的小组,在国务院还有很多,为何单独拿它作为靶子,的确是因为目前我国的能源管理体制的问题太大、太多,设立国字头的能源小组,太过于理想化、笼统化,会在当前瞬息万变的国际能源局势之下,增加领导人意志决定一切的可能性。与以前的国家能源领导小组一样,国家能源委也是议事机构。

在中国特有的制度之下,一旦某个机构被称为中央、国家或国务院某类领导小组,那就意味着这个机构权力很大,但一般又不具有法律意义上的行政职能,而仅仅只是议事机构。关键是成立这样一个部门,是否真的能大有所为。

美国除了有一个总统国家能源顾问委员会这样的议事机构之外,还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职能部门能源部。按照胡适先生所谓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格言,我个人的大胆假设就是,在当前能源问题成为国家重大战略问题之时,应该成立一个固定的总理国家能源顾问委员会,这个顾问委员会的成员应该不是各相关部委的官员,而应该是能源方面的专家教授、企业家和卸任官员,而且必须是顾问性质的,不是国家正式公务员。可是,国家能源委员会给人的感觉真是个四不像,既像个顾问组织,又像个议事机构,还像个中央政府部门。让这个货真价实的能源部能够成为管理和调配中国所有能源的唯一国务院组成机构。

国家能源委员会的级别的确是与国家能源局有霄壤之别,前者的主任是一国总理,委员则是与能源管理相关各部委的领导。同时,国家能源委的议事和协调功能到底有多大,不管是从制度设计的缺陷来看,还是从纯技术的角度来看,也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

可以这样说,国家能源局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地位是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的主要原因。我期盼的这个能源部应该要把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机构的能源职能都囊括在内,包括电监会等机构也应该成为它所下辖机构。

而事实上,这些国字头的小组,比起一般的部位,更具有决策权。只不过,组成这个小内阁的那些大佬,各有各的经济利益和部门政治利益,在中国目前这样一种能源管理格局相当混乱的情况下,希望这种能源小内阁发挥较大作用,内部互相沟通和谅解,恐怕是奢望